Blog

模具制造降本增效:连续纤维3D打印应用打破传统开模依赖

2025-10-29
在模具制造行业,传统开模依赖长期面临周期长、成本高、改模难等痛点,严重制约企业新品研发速度与市场响应效率。而连续纤维3D打印应用的崛起,正成为模具制造降本增效的核心突破口,协同高科作为该领域的领军企业,更以强大的技术实力与产业化能力,推动行业摆脱传统开模束缚。


模具制造降本增效:连续纤维 3D 打印应用打破传统开模依赖


1.传统模具制造痛点:开模依赖下的高投入与低效率困境


传统模具制造中,开模流程复杂且耗时久,从设计到成品往往需要数周甚至数月,尤其小批量生产或新品试产时,高昂的开模成本让不少企业望而却步。此外,产品设计迭代时,传统开模的改模成本高、周期长,进一步加剧了企业的研发压力。这种对传统开模的强依赖,使得模具制造行业长期陷入“高投入、低效率”的困境,难以适应如今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

2.协同高科技术赋能:连续纤维3D打印应用重构模具制造逻辑


连续纤维3D打印应用的出现,从根本上改变了这一现状。协同高科作为国内首家实现连续纤维复材3D打印产业化的企业,拥有该领域最多的知识产权,其核心技术源自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制造系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技术实力备受行业认可。协同高科的连续纤维3D打印应用采用复合浸渍-熔融沉积工艺,能实现复合材料制备与零件成形一体化,相比传统热压罐等工艺,可快速制造复杂结构的模具部件,无需冗长的开模流程。其自主研发的预浸丝制备技术,解决了纤维干丝打印缺陷,所用材料为连续纤维+热塑性材料,强度可达尼龙的30倍、铝的2倍,且重量约为钢的七分之一,用该材料制造的模具不仅强度满足生产需求,还能实现轻量化,提升使用便捷性。

3.实战优势凸显:连续纤维3D打印应用实现降本增效双重突破


在实际应用中,连续纤维3D打印应用展现出极强的灵活性与经济性。对于小批量生产、定制化模具或新品试产场景,企业无需投入高昂成本制作传统模具,通过协同高科的连续纤维3D打印设备(涵盖桌面级、科研级、工业级等多个系列),可快速完成模具制造,大约能缩短30%以上的生产周期,或许还能降低不少生产成本。面对产品设计迭代,连续纤维3D打印应用支持快速改模,只需调整设计文件即可重新打印,避免了传统开模改模的重复投入,让企业能更灵活地响应市场变化。协同高科还提供复合材料构件3D打印加工服务,凭借“装备-材料-工艺”全产业链生态优势,为模具制造企业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进一步强化了连续纤维3D打印应用在降本增效中的实际价值。

结语:连续纤维3D打印应用引领模具制造行业新变革


模具制造行业的降本增效革命,离不开连续纤维3D打印应用的技术赋能。协同高科凭借领先的产业化技术、丰富的设备系列、自主研发的材料体系以及全产业链服务能力,成为推动行业摆脱传统开模依赖的核心力量。未来,随着连续纤维3D打印应用的不断普及与技术升级,模具制造行业将迎来更高效、更经济、更灵活的发展新阶段,而协同高科也将持续以技术创新为驱动,助力更多企业实现降本增效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