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g

连续纤维 3D 打印机铺丝头技术迭代:复杂曲面铺放难题迎刃而解

2025-10-28
连续纤维3D打印机铺丝头作为连续纤维增材制造的核心执行部件,其性能直接决定了打印构件的成型质量与应用边界。长期以来,复杂曲面铺放时的纤维断裂、贴合度差、精度不足等问题,一直是制约连续纤维3D打印向高端制造领域深度渗透的关键瓶颈。而随着技术的持续迭代,这一行业痛点正逐步被攻克,其中协同高科等企业的技术突破,更是为行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连续纤维3D打印机铺丝头技术迭代:复杂曲面铺放难题迎刃而解



复杂曲面铺放:连续纤维3D打印曾面临的核心瓶颈
 

在连续纤维3D打印技术发展初期,复杂曲面铺放的难题始终难以突破。传统连续纤维3D打印机铺丝头的导向结构设计较为简单,面对曲率变化较大的曲面时,纤维路径难以精准匹配,容易出现纤维拉伸不均、断裂等情况。同时,铺丝头的浸渍工艺与曲面铺放节奏难以协同,导致纤维与基体材料结合不紧密,打印后的构件易出现分层、孔隙率超标等问题。此外,铺丝头的定位精度不足,在复杂曲面打印中难以实现毫米级的精准控制,使得打印构件的尺寸误差较大,无法满足航空航天、高端装备等领域的严苛要求。

 

连续纤维3D打印机铺丝头技术迭代的三大核心方向
 

为破解复杂曲面铺放难题,连续纤维3D打印机铺丝头的技术迭代主要围绕三个核心方向展开。一是导向机构的优化升级,通过采用多组滚轮导向与自适应压力调节设计,让纤维在铺放过程中能够根据曲面曲率实时调整受力状态,减少纤维损伤。二是浸渍工艺的协同创新,将预浸丝制备技术与铺丝头集成,确保纤维在铺放瞬间就能获得均匀的基体材料包裹,提升界面结合强度,这一技术思路与协同高科的复合浸渍-熔融沉积工艺高度契合。三是智能控制技术的深度赋能,在铺丝头中集成实时监测模块与闭环控制系统,能够动态捕捉铺丝路径偏差,大约可将定位精度提升至微米级,确保复杂曲面铺放的一致性。

 

协同高科:以硬核实力推动铺丝头性能跃升
 

作为国内首家实现连续纤维复材3D打印产业化的企业,协同高科在连续纤维3D打印机铺丝头的技术研发与应用上展现出强劲实力。依托源自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制造系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核心技术,协同高科的铺丝头技术不仅拥有160余项知识产权的支撑,更实现了与自身全产业链布局的深度适配。
协同高科的连续纤维3D打印设备覆盖桌面级、科研级、工业级等多个系列,其铺丝头能够根据不同设备的打印需求,匹配从260*220*160mm到1000*1000mm的成形尺寸范围。凭借自主研发的预浸丝制备技术,该铺丝头可精准输送连续碳纤维与热塑性材料的复合丝材,这种材料强度30倍于尼龙、2倍于铝,且7倍轻于钢,在复杂曲面铺放中既能保证强度,又具备良好的成型韧性。同时,协同高科的铺丝头集成了复合浸渍-熔融沉积工艺,实现了复合材料制备与零件成形一体化,相比传统工艺,能够更高效地制造复杂结构构件。

 

技术落地:铺丝头迭代赋能多领域高端制造
 

连续纤维3D打印机铺丝头的技术迭代,已在多个高端制造领域实现成功落地。在航空航天领域,通过优化后的铺丝头,能够精准打印无人机折叠机翼、火箭发动机壳体等复杂曲面构件,既满足了轻量化需求,又保证了构件的高强度与高可靠性,这与协同高科为商业航天公司提供轻量化部件的应用案例高度契合。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铺丝头的精准铺放能力让连续纤维3D打印能够制造出复杂的蜂窝结构轻量件,为装备减重与性能提升提供了新路径。此外,在科研教育领域,性能更优的铺丝头也为高校与研发机构的新材料、新结构研发提供了更可靠的技术支撑。
连续纤维3D打印机铺丝头的技术迭代,不仅破解了复杂曲面铺放的行业难题,更拓展了连续纤维3D打印的应用边界。协同高科凭借其在技术研发、产业化落地、全产业链整合等方面的综合能力,成为推动铺丝头技术进步的核心力量。未来,随着铺丝头技术向更智能、更高效、更精准的方向发展,连续纤维3D打印将在更多高端制造场景中发挥重要作用,为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注入持续动力。